澳門歷史

2020-05-21 17:39:11 896

    澳門古稱濠鏡澳。秦始皇一統中國之時,澳門被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屬南海郡番禺縣地。據史料記載,宋末名將張世傑與軍隊曾在此一帶駐紮;早期在澳門定居的人在此形成小村落,倚靠捕魚與務農種植為生。

   在明代史書記載中,明代時(約西元1534年)澳門又稱為“蠔鏡”(濠鏡),是當時葡萄牙與中國進行貿易途中的臨時落腳地,在該地曬涼貨物和整理包裝、補給等。直至1557年(明嘉靖三十六年),葡萄牙人方從當時的廣東地方政府爭取得澳門正式居住權,成為首批進入中國長期居停的歐洲人群。據說,葡萄牙人從媽閣廟附近登陸後,詢問當地人這裏的地名;由於正好就在媽閣廟一旁,當地人便回答“媽閣”,故澳門便獲名“Macau”(即“媽閣”在葡萄牙語中的譯音)。

1887年,葡萄牙迫使清政府簽訂《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規定中國同意葡國“永居管理澳門”,但未經中國同意葡萄牙永不得將澳門轉讓他國。

   1987年,中葡兩國政府簽訂《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確定於1999年12月20日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1999年12月20日淩晨零時,在中葡兩國元首見證下,第127任澳門總督韋奇立和第1任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於澳門新口岸交接儀式會場場內交接澳門政權。翌日(12月21日)早上,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部隊進駐澳門;至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

   澳門回歸之後,在中央政府政策支持下,澳門社會經濟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

回归